龙翔浅底贯庐州
中建五局合肥市轨道交通7号线建设纪实
在巢湖之滨地平线以下,一条条轨道如经脉般安静蛰伏着,这张巨大的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点亮了合肥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一群名为“五局人”的绿衣蓝帽建设者像新时代下澎湃的浪潮,继合肥地铁5号线后,再次涌入庐州,置身地底,誓在打造又一条地下通衢。
12月28日,随着“信和2号”盾构机刀盘破壁而出,合肥地铁7号线天津路站至上海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至此,中建五局率先实现施工一年内全线首个三台盾构始发、首个双站封顶、首个区间双线洞通的骄人战绩,这条自西向东串联起合肥高新区、经开区及滨湖新区的“巨龙”已然探出“触角”。
从5号线到7号线,如何解读五局在竞争激烈的合肥轨道交通建设中占得一席之地?在这里,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鏖战犹酣,用实干擦亮品牌
2020年12月,中建五局中标合肥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土建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总投资额52.5亿元,全长18.85千米,设站16座,是目前合肥市单标段最大的施工总承包项目,也是中建系统在皖最大地铁项目。
五局人摩拳擦掌、蓄势待发,等来了与中建“三甲”兄弟局和本土建筑强企同台竞技的宝贵机会。当年苦战合肥地铁5号线的铮铮誓言犹在耳边,而合肥城市轨道市场的纵横捭阖更是向外界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相比过去,合肥的城市轨道交通更是一场“生死时速”的大战,谁适应不了,谁就将出局。自此,一场信誉之战、荣誉之战全面拉开。
不同于房建项目,地铁项目施工受到管线迁改、交通疏导、征地拆迁等工作的制约,且这是皖北分公司首次参建地铁项目,具有地铁施工经验的成熟人才较少,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时间千头万绪,管理团队压力山大。
然而,合同就是担保书,履约就是护卫战。
“越是形势逼人,我们越要争分夺秒、精彩亮相,展示五局风范,打一场漂亮的硬战!”驻点项目的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华斩钉截铁,他明确提出“树品牌、创效益、出人才”三大管理目标,并且每周不少于四天到项目一线帮扶指导。为破解人才培养瓶颈,公司副总工程师罗光财及分公司总工程师许政多次送培训到项目,与技术人员结对子、手把手传帮带;项目开办“先锋夜校”,由地铁施工经验丰富的项目总工、生产经理为管理人员加油充电;常态化开展“人人上讲台”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动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管线改迁是制约工程进度的一只“拦路虎”。徽富路站地处省府核心位置,周边近千家民用及商业用户林立,涉及多条专用电缆,若要进行主体结构桩基施工,首要得解决“地下问题”。限制条件多,协调难度大,再加上工期紧张,让站点成为全线焦点——位置聚焦、工期聚焦、社会聚焦。
聚焦,那就让它亮起来。
协调会上定下在中秋前后完成迁改的“军令状”,为保证施工进度,解决迁改难题,项目党员攻坚小组走访周边企事业单位,聆听各单位及住户需求,把“影响最小化”作为工作出发点:自来水管线迁改期间,采用不停水降压方式勾点作业,将施工时间选在深夜时分;燃气管线迁改过程中与燃气公司协调,尽可能为沿线单位预留餐饮准备时间;强电线缆迁改时把停电时间选在节假日,对于不允许停电的单位,为他们租用35千瓦发电机,确保电力供应不中断。期间项目及时组织前期施工,提前开挖沟槽、复测标高,为正式施工做好准备。
苦心人天不负,错综复杂的管线被一条条理顺,搬进了“新家”,项目团队充分践行“信和天下,敢为人先”的企业品格,五十余天完成徽富路站迁改工作,成功击退主体施工“拦路虎”,获省住建厅高度表扬。
精益建造,实现难点变亮点
为了高质量完成地铁施工任务,项目团队践行新发展理念,面对施工中的“卡脖子”环节,依靠科技创新、方案优化,不断攻坚克难,用智慧和担当书写建设者的激情,变“难点”为“亮点”。
起初,钢筋加工场设在地铁车站内,材料堆放不便,作业空间狭小,施工交叉干扰,导致钢筋加工标准较低,存在浪费现象。项目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展“效率、效益”双提升,建立起公司首个大规模钢筋集中加工中心,以集中数控加工、集约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为工作思路,提高钢筋加工一体化作业精度,保证钢筋成型质量,促使钢筋验收率达到100%,实现了节约钢材、绿色环保等“一举多得”。
复杂而敏感的周边环境,使得合肥地铁7号线项目施工就像在显微镜下进行,机械设备施工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施工引起的扬尘、渣土外运时的遗撒,任何微小的瑕疵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从而影响正常施工和企业形象。
“建地铁也是建城市,我们要多为老百姓着想,越是复杂工作越要精细,”有着丰富地铁施工经验的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基础设施部经理田卫东说,“只有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才能实现绿色施工、突出重围”。项目将文明施工作为项目管理的重点来抓,从扬尘控制、噪声控制、节水节能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将因施工引起的周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项目在围挡四周安装自动喷淋系统、雾炮机进行水雾降尘,pm2.5扬尘噪声在线监测,对裸土及时覆盖,场地安排专人及时清扫,渣土车出场前进行冲洗,确保做到“六个百分百”,并配备环保监督员,全面督促施工降尘降噪;为了节水节能,现场布设太阳能节能灯、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每日安排专职交通疏导员,义务对交通流量较大的站点周边主要路口进行交通疏导,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地铁作为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工程,防水工程的建设对地铁能否长久顺利运营起着关键性作用。徽富路站作为t形换乘车站,车站两个方向长590米,作为长大异形车站,如何“防渗漏”成为最需攻破的难点之一。针对车站混凝土质量问题,管理团队加强混凝土、管片原材控制,并且加强浇筑施工管理,特别是混凝土塌落度、和易性,浇筑振捣和混凝土养护管理;通过优化施工工序,采用跳仓法施工,消减浇筑车站混凝土的激烈温差及干缩作用产生伸缩应力,有效控制裂缝;通过强化结构防水薄弱环节、严控防水层及特殊部位防水施工质量,减少渗漏风险。
经过不断努力,要素大市场站成为轨道公司指定全线唯一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观摩站点、清潭路站被评为轨道交通三期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标准化示范站点”,徽富路站成为首个举办施工工艺观摩经验交流的站点。
细嗅蔷薇,“民生工程”做进“民心”
终日穿行在地下,建设者们身披“盾构战衣”奋力掘进,与沉降、涌水、管线等危险源博弈周旋,不知云卷云舒,可坚硬的铠甲下也藏着一颗颗柔软细腻的心。
清潭路站点毗邻清华附中合肥学校,管理人员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偶然发现,学校北门道路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没有清晰划分,经常出现人车抢道、机非混行的交通乱象,对孩子们日常上学、出行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党支部号召党员先锋队着手“微改造”志愿服务。在经开区交警大队的协助下,在学校北门设置交通安全设备,安装400米的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隔离护栏,对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有效分离,恢复步行道路空间,确保人车出行互不干扰。管理人员和工友忙活两天,一排排崭新的隔离带被搭建起来,安全警示牌也被放在学校路口处显眼位置。旧路换新颜,在汽车夹缝里穿梭接送孩子上下学已然成为过去式。
项目党支部还通过在社区周边设置“实事心愿箱”,调研解决社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中高考期间,调整作业时间,停止夜间施工,做好噪声监控管理,同时为考生家长免费提供200个停车位,有效缓解考场周边交通压力;在“一苗难求”时期,协调包河区卫生部门送来疫苗接种车,让包含北徐村在内的义城街道居民在家门口打上疫苗,并且前后7次组织合肥第一人民医院医护走进工地,为员工、工友、业主和监理接种疫苗千余人次……将“责任清单”变成“幸福清单”,打造暖心地铁工程。
旌旗引征途,实干见精神。拿下项目时立下铮铮誓言的豪迈之气,在艰难但倔强地“蚕食”各个节点工期的过程中化为铿锵有力的底气,获通报表扬44次,其中获省住建厅表扬3次,收到外部单位锦旗8面。五局人与时间赛跑,开阔地下通途,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一个个节点承诺,捍卫了荣誉之战。
一半霓虹璀璨,一半施工繁忙。瞥一眼徽富路站施工现场,一半摩天景、一半施工潮的辉映带来的视觉冲击,一股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参建者奔赴下一处的步伐又快了几分。地铁7号线在不久的将来会不知不觉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这条巨龙将在庐州大地上蜿蜒伸展,承载着合肥人民的期待,穿过楼宇贯通东西,奔向未来……(付茜茜)